冬養(yǎng)五宜
一宜少出汗
冬主閉藏,宜斂陽護陰。汗為陰津,汗多會傷陰,大汗則亡陽。冬屬陰,以固護陰精為本,宜少泄津液。故冬“去寒就溫”,預(yù)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,但也不可過暖,尤忌厚衣重裘,暴暖大汗。
二宜健腳板
健腳即健身。應(yīng)經(jīng)常保持腳部清潔干燥,襪子勤洗勤換,每天用溫熱水洗腳時,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。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,活動雙腳。此外,選一雙舒適、暖和輕便、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很重要。
睡覺前,先用溫水泡腳,然后用力揉搓足心,除了能御寒保暖外,還有補腎強身、解除疲勞、促進睡眠、延緩衰老,以及防治感冒、冠心病、高血壓等多種病癥的作用。
三宜調(diào)精神
中醫(yī)認為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好季節(jié)。冬季食補應(yīng)注意營養(yǎng)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。陰氣不足者,則宜食鴨肉、鵝肉。鴨肉性甘寒,有益陰養(yǎng)胃、補腎消腫、化痰止咳的作用。
冬天改變情緒的最佳方法是活動,慢跑、跳舞、滑冰、打球等,是消除冬季煩悶,保養(yǎng)精神的良藥。
四宜曬陽光
中醫(yī)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,特別是冬季,大自然處于“陰盛陽衰”狀態(tài),而人順應(yīng)自然,也不例外,故冬天常曬太陽,能起到壯人陽氣、溫通經(jīng)脈的作用。曹慈山《老老恒言》:“背日光而坐,列子謂‘負日之暄’也,脊梁得有微暖,能使遍體和暢。日為太陽之精,其光壯人陽氣。”明確提出了“負日之喧”的健身養(yǎng)生作用及科學原理。
五宜調(diào)養(yǎng)粥
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。營養(yǎng)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,晚餐宜節(jié)食,以養(yǎng)胃氣。特別是羊肉粥、糯米紅棗百合粥、八寶粥、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。
冬季喉疾的食療推薦
喉疾是指咽喉部干燥、發(fā)癢、灼熱、微痛,或咽喉部充血、腫大、聲音嘶啞和咯痰不止。通常采用飲食療法便可治愈,推薦以下幾則食療方:
百合雪梨湯
配料:百合10克、雪梨1個、冰糖30克。
方法:將削皮去核后的雪梨切成小塊,與百合、冰糖共置碗內(nèi),加少許水,放入蒸鍋蒸1小時左右,吃梨喝湯,每日1次。
功效:本方對咽喉部干燥、發(fā)癢、微痛有顯著效果。
麥冬綠豆飲
配料:麥冬10克,綠豆、蜂蜜各30克。
方法:將綠豆、麥冬洗凈后一起入鍋,加水用文火燉1小時左右。待綠豆酥爛時離火,趁熱加入蜂蜜,攪勻后喝湯食豆,每日1劑,連服數(shù)日。
功效:本方對喉部干燥、灼熱、聲音嘶啞有良效。
魚腥草豬肺湯
配料:豬肺200克,鮮魚腥草30克,大棗5個,食鹽、味精適量。
方法:先將豬肺用清水反復漂洗干凈,擠干水后切成小塊,再次洗凈。鮮魚腥草洗凈切段。紅棗去核,然后同放鍋內(nèi)加水適量,用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,用小火慢煮1小時。取出魚腥草再煮10分鐘,加入食鹽、味精后即可出鍋喝湯,每日1劑。
功效:本方對喉部充血、腫大療效好。
桑菊杏仁飲
配料:桑葉、菊花、杏仁各10克,冰糖適量。
方法:將杏仁搗碎后與桑葉、菊花、冰糖共置保溫瓶中,加沸水沖泡,悶15分鐘后當茶頻飲,每日1劑。
功效:本方對喉部發(fā)癢、微痛、咯痰有療效。
粵ICP備2021014343號
網(wǎng)站標識碼:4417900001
![]() |